返回第两百四十三章 天命转移(1 / 2)黄山云隐录首页

另一边,王莽身处在华丽的宫殿之上。

身边是一群低头顺从的朝臣,但他的内心却被一种深深的不安所困扰。

他瞥了一眼身边的方士,眉头紧锁,问道:

“八风台已建造数载有余,为何予仍旧未能登仙?”

方士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言。

他们心知肚明,如今的局势日渐沦丧,八风台上原本的珍禽已难以寻觅,

只得用家鸡代替大雁、锦鸡,用普通的田园犬取代稀有的麋鹿。

这样的祭祀,又怎能期盼登仙呢?

一位方士灵机一动,提议道:

“黄帝登仙之时,有‘登仙华盖车’为其引路。

或许,我们可以效仿此法。”

王莽闻言,双眼顿时一亮,即刻下令打造此车,并要求在九庙落成之前完工。

这辆华盖车极尽奢华,华盖九重,高达八丈一尺,

以黄金为骨架,珍禽羽毛为盖伞,更设有机关可以上下伸缩。

与此同时,九庙的建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其中的太初祖庙规模宏大,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其他八个庙宇虽规模稍小,但也同样富丽堂皇。

整个工程耗资数百万,甚至有许多工匠因此丧命。

终于,在盛大的典礼上,皇室的祖先牌位被请进了九庙。

百官瞩目之下,王莽的銮驾缓缓驶向九庙。

首当其冲的便是那六匹马拉的“华盖登仙车”,

三百名黄衣黄帽的力士护卫左右,

车上鼓声震天,拉车人随着节奏高喊:

“登仙——”

然而,在一旁的百官纷纷窃窃私语,觉得这一切更像是出殡,而非登仙。

王莽对登仙的迷恋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性,

加之长期被灾异、谶语的暗示所折磨,

他对新朝的黯淡前景愈发感到焦虑……

在汝南郡,郅恽这个名字代表着一种坚持与智慧。

他是旧时代的儒者,继承了昭、宣时代理想主义儒学的精神,

不仅深谙今文经说的义理,更凭借对天象的解读来预测未来。

他并非随波逐流之人,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从于世俗的权力。

郅恽研习的是《韩诗》和《严氏春秋》

这两部经典不仅塑造了他的思想,也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理解。

当新朝初建之时,他也曾对新政权抱有希望,但更多的是一种审慎的观察态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目睹了新朝从繁荣走向衰败,臣民的热情转变为叛乱。

这一切让他深刻地认识到,

王莽并非天命所归的儒家圣王。

到了始建国地皇年间,社会的动荡已经让汝南郡也乱作一团。

郅恽在夜观天象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奥秘:

镇星、岁星、荧惑三星在天空中“翼轸”的位置反复出现。

根据他的解读,“翼轸”对应着地上的荆楚地区,而汉朝正是起源于楚地。

这是一个明确的预示,

汉家的天命将会复兴。

在这个信念的驱使下,郅恽离开了汝南,前往长安,向王莽上书。

他在信中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

请王莽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