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下一站(1 / 2)且以深情共流年首页

距离要返程还有一个周的时间,从城里那边转完亲戚回来以后,陆昱说他一直都有在想这个假期算不算被辜负。

从局部上来看,既定的目标完成的并不多,说的更直白一点,百分之八十都没有完成。

说好的要好好看省考的书,但结果却是只把申论的部分简单的抄了抄,看了看,行测上的题目做的并不多,只有几套卷子而已。在回来之前是准备把论文的初稿完成的,是要把带回来的那本书看完的。可文章有写,书有看,却全部都不是既定的东西。

看着为数不多的时间,一句话,真的好烦躁!

现在做什么都来不及了,毕竟只有一个周的时间。可不做点什么,又觉得不是特别的甘心。思来想去最后也没有想出补救的方法,只好做一只寒食鸟,得过且过。我们有时候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这样。既然没办法了,就只好无所谓了。

当陆昱讲到这儿的时候我也很有感触。是啊,可不就是这样。我们总在不停的制定计划,不停的破坏计划。本以为自己能够做一个乖宝宝,可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坏孩子。好在,有些事真的无伤大雅,时间还来得及。

可是有些事是这样,有些事就绝对不会是这样。所以,还是请克服自己的懒惰,好好的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去努力生存。不辜负时间的人,时间才能给他最好的回报。

这一个周,陆昱又一次去了他大伯家。在那里他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天书。说起这本书据说能够上知五百年,下推五百年,是一本神乎其神的预言书。

以前的时候在看烧饼歌的时候,被刘基的智慧所叹服。虽然有一些人认为烧饼歌是民国时期的产物,但我还是觉得那是刘基对后世人的惊醒。

那首歌里成功的预测了建文靖难,永乐迁都,阉人当国,女真入关,外夷扣关,井冈会师等很多重大事件。

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叙述,诸君要是要兴趣的话在网上随便一搜,应该就能够看到。一般说来只要有点文学功底和历史素养,看懂那首歌应该问题不大。当然看不懂也没关系,我相信有好心人也会帮忙翻译出来。只不过别人做的,到底和自己亲手完成的会大不一样。

不过我在这里说刘伯温老先生的这件事,并不是说那本书有多么神奇。我只是觉得这片天地有很多,我们都还不清楚,传统文化里,我们所认为的糟粕,未必就真的是谬论。我们以为的不可能,也许只是还没有找到打开宝箱的那把钥匙。所熟悉伦敦巨石柱,复活节岛石像,还有前些年流行很多时日的世界末日预言,都是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前者自然还没有解释清楚,后者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废话,全都不值得相信。可真的是这样吗?已经知道的和还没有发生的,就真的是真相吗?我们以为真实存在的世界真的就完全是存在的吗?眼睛里看到的难道全部否没有问题吗?

谁也不能真的,完全自己看到的没问题!有些事,恐怕只有天知道。

总会说如果,总会讲若是能过重来一次,自己绝对不会那样。可要真的重来了,让我们带着已知的记忆去生活,真的就有意义吗?人类之所以会觉得生活有意思,不就是很多未知因素的存在。那些未知的挑战,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恐惧,还有在那胜利之后的喜悦感。

最近几年流行过穿越文,现代人回到古代,用所谓的金手指在那个年代随心所欲,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可那真的就公平吗?用全知全能的你去影响后知后觉的他们,除了爽以外,留下的除了一地鸡毛以外还能有什么。幸运的是那些所谓的穿越着并没有去试图改变历史,他们能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观念和经历去让历史事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在一个既定的框架里,犹如造物主一般的作者肆意的拿着画笔去把自己的想法填充进去。之所以会如此,想来也是觉得历史毕竟不可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让里面的人物发生一些变化。这也就如同那些预言家一样,虽然明白,却从来也不会讲出来。

不过那些被创作的这些人物,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是不是愿意被那样愚弄。以前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过去的事谁能说的明白,也许只有曾经的经历者。从这个方面去看,那些穿越者就很OK了。那些小说或许不过是此刻正在发生的故事的重现!

天命以注定,人力岂可改。一旦违背了天命,很多事就会变得不可知。就像以前的大汉王朝之所以会分成两半,据说就是因为刘邦老头用剑把白蛇一斩两段。

有因有果,人有敬畏,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还会存在这样的因果思想。可能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够理性,还很感性。可理性代表着法律、制度至上。要是真的那样了,社会会没人情味,人和机器的区别又在哪里?可一旦感性了,缺少了理性,整个社会就全部都是人情世故,还不得乱套。

古代讲人情是因为敬畏,相信头上三尺神明!今天没有了三尺神明,法律、制度还没有完善,我们又该怎么办!

那天大致粗略的把那本略带预言式的手抄本书籍看了看。一句话神神秘秘,大多能看懂,不过却也看的稀里糊涂。怎么说呢,算是了了一桩心愿,没有留下遗憾。

“怎么这样讲?”

“这本书以前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之所以会去看,也是因为父亲的缘故。是他的话语,让我对那本书产生了兴趣。”

“要我说,其实还是你的问题。你要是不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别人再怎么说,那也是没用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句话说得没毛病。会如此,还是我个人的意愿。”

“不过说起来,在你看过那本书以后,有着怎样的感觉?”

“这个要怎么讲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