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手动玉米脱粒机(1 / 2)穿越1951首页

和张叔一人三个馒头,边走边吃,到了单位马主任就喊他谈话,“现在是玉米收购时节,需要你去郊区的五个供销社去检查玉米收购情况,另外两个供销社也在城区,不用你管,郊区有点远,你骑自行车去,哦,忘了问你会不会骑车?”

“会骑,我保证完成任务。”拿着盖着公章的介绍信,带上地图,骑车出发,要是一天一个站点,得花五天时间,先从最远的门头沟供销社开始吧,一路上走走停停,之前路况还好,快到门头沟的时候就没有一条好路,到达门头沟得时候,已经过了两个半小时。

一路上真是风尘扑扑,这里盛产煤炭,辛苦的是挖煤工和背煤的,背煤的是计件工资,一百公斤一趟,背一趟是四千八百元,挖煤的那就更讲究了,有大工,负责撑掌子面,有小工负责挖煤,碰上煤矿要改道,更是得几个大工配合,不然很容易垮塌,当然,专业的挖煤工活不长久,透水,瓦斯爆炸都有可能一命呜呼,更可怕的是做长久了吸入的微细颗粒影响呼吸,他们大多都有职业病,叫尘肺病,所以挖煤工又被人称为“吃着阳间的饭,干着阴间的活”。年轻的时候用生命换钱,年纪大了要么用钱续命,要么就只能等死了。

家有半碗粥,不嫁门头沟。采了几百年的煤矿,还在不断地开采。当地人也有很多发财的,有点实力的煤黑子,靠着“对缝”吸收财富,门头沟是个富矿,一年四季都有煤炭出产,来购买煤炭的人又多,因此也产出了不少富翁。

一个笑面佛似的人物接待了李旭东,此人是门头沟供销社的孙主任,接过介绍信,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帮他打了一盆热水,拿了条新毛巾,“我们这门头沟啊,只要一刮风,那风都是黑的,您这干干净净一身衣服,到了这里,都得一身煤灰。”

洗了把脸,又搓了搓手,毛巾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了,“娟子,拿肥皂把毛巾搓了。”孙主任吩咐道,年轻售货员轻声“嗯”了一声,就过来帮忙了。

“李采购,咱们后面看看去,后边在收玉米”孙主任指了指后院。

所谓检查,就是检验玉米的成色,水分,重量,李旭东不是很懂,就问孙主任,“咱们每年收的这么多玉米,是机器剥下来的吧?”

“一看就知道你是城里来的娃,这都是农民兄弟用手剥出来的,哪有什么机器!”孙主任望着这个不懂四六的年轻人,叹了口气,“农民兄弟都是在采完玉米之后,撕去外皮,放在坪里晾晒,等玉米干燥之后,再剥的玉米,”又比了个手势,“这样子,两根玉米棒子来回搓,玉米粒子掉下来,再晾晒个三两天,就到我们这里上缴粮食了。”孙主任颇有耐心的解释着。

“哦,”李旭东见过很多种剥玉米的法子,电动的,手动的,人工的,“我想设计一款手摇式的剥玉米机器,孙主任,你这里有纸和笔不?我想画个图,找人做出来,这两天我就把它带过来,给咱们农民兄弟试试效果,您看怎么样?”

这下轮到孙主任吃惊了,这是一言不合就开大了啊,“行,行,行!去我办公室,我那里有纸和笔。”

简单的图纸画好,标出预计的尺寸,午饭都不吃了,告别孙主任,去了石景山供销社,风风火火检查完,又直奔海定供销社,速度飞快地查验一番,都很正常。

不到三点就回了南锣巷供销社,风风火火闯进马主任办公室,气喘吁吁地拿出图纸给马主任看,自己则是一口气把马主任地茶缸子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