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许大茂突然想起了那份奖励,这让他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领取,李副主任一旦追查到是他,那他的前途就岌岌可危了。于是,他急忙找到陈金生,坚决表示不要奖励,宁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
然而,陈金生只是冷淡地回应说等待通知,之后便再无音讯。
本想着直接前往张家求助,但张天浩曾有言在先,回到家中不得讨论工厂的事务。
世事难料,有人欢喜有人愁。
自那以后,许大茂戒掉了酒,变得低调谨慎,甚至在外出放映电影时也不再索取土特产。
他开始向村民们讲述轧钢厂的故事,没想到这竟引来了多封感谢信寄往轧钢厂,这让张天浩第一次注意到了许大茂的存在。
连续几天的放纵生活让张天浩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直到上级的召唤,他才不得不离开温暖的家庭。
年关将至,轧钢厂因效益显着,分配的福利在四九城引起了轰动,甚至引起了上层的关注。
无奈之下,张天浩被召集参与讨论。
那个想要报复张天浩的轮椅男,用尽了各种手段却始终无法接近。
他的父亲感觉到有人在调查过去的事情,母亲劝他放手,他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但内心却始终无法释怀,心魔已经深种。
通过调查,张天浩被发现有一个情人陈雪如。
然而,当他们找到陈雪如家时,却发现周围全是轧钢厂的人,让他们无从下手。
明明仇人就在眼前,却无法下手,最终只能安排人提前前往港岛。
百密一疏,如果不是张天浩经常往返于大陆和港岛,他几乎造成了终身遗憾,并且自己也受了伤。
张天浩透过窗户,望着外面晴朗的天空,风呼啸而过,天气越来越冷。
屋内暖气开着,融化的雨水顺着屋檐滴答作响。他看了看两侧的女人,她们的身影若隐若现,他心中默念金刚咒,起床洗漱,从衣柜中取出干部装,穿戴整齐后便出门了。
他走出门外,坐上车,司机提示他前往工厂。
今天是小年,腊月二十三,每天的快乐让他忘记了时间。
他看到街上的人们忙碌着,孩子们手持香火,边跑边放鞭炮。
这里的鞭炮都是从挂炮上拆下来的,张天浩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过年的,每天拆几个,等到过年时就剩下半挂了。
过小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灶,这一风俗由来已久,据说在夏朝时灶君就已存在。
《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句子。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君的嘴上,以防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送走灶君后,才开始祭拜祖先。
还有其他习俗,如写春联、扫尘、剪窗花、蒸花馍、洗浴理发等。张天浩看到外面的理发店、洗浴中心都排起了长队。
不到十分钟的车程,他就遇到了四五家举行婚礼的,他们似乎并不担心接错新娘。
实际上,张天浩直到考上北京的大学才来到这座城市,一直生活在985的校园中,从未真正体验过老北京的生活。
这次过年,是他记忆中见过人数最多的一次。
尽管人多,但张天浩的车程却异常顺畅,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张天浩的车,出于对他的尊敬,大家都自觉地让开道路。
车子驶入工厂,明显感觉到工人减少了许多。
一些外地工人在昨天领完福利后,今天就休息了。
剩下的都是家附近的工人,他们修理机器、打扫卫生,完毕后锁上车间门,等待年后初八上班。
轧钢厂的假期是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初七。
今年的轧钢厂异常红火,工人们拿到了应得的福利,包括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说,领工资时可以领到双份,一年仅此一次。
张天浩下车,站在车旁,点燃一根烟,看着那些打扫卫生的工人满脸喜悦,有的已经穿上了新衣。
他心中不禁感慨,无论自己地位高低,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不枉此生。
张天浩上楼,进入会议室,看到许多人在聊天。他直接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众人也连忙坐下,安静下来。
每位分管厂长都汇报了自己分管的情况和效益,最后阎埠贵汇报了厂里的流动资金和储存现金。
张天浩觉得与去年相比没什么变化,听完后就说年初七开会,今天中午在宾馆吃饭,喝醉了可以直接在宾馆休息,给大家一次免费的机会。
众人大笑。
轧钢厂宾馆自成立至今,住客寥寥无几,因为少了张天浩的身影,显得有些冷清。
不过今天,轧钢厂宾馆几乎住满了,除了一些配料工厂的领导,还有一些驻京办的人。
大家走进牡丹亭,十几张圆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只等大家相聚。
众人坐下后,每个人倒了一杯茅台,一饮而尽,然后开始了喧闹的声音,有窝宝的、猜枚的、传酒令的,花样不少。
但没人和张天浩喝酒,只有陈金生,两人在角落里嘀嘀咕咕。
大家都知道,年三十他们会去看望工友。
但张天浩交代的是让金生安排汽车拉几车物资给大师兄送去。
张天浩看到菜上得差不多了,直接站起来挥了挥手就走了。
刚关上门,还没走远,就听到里面传出的喧闹声比刚才更响亮。
张天浩笑着摇了摇头,累了一年,放松吧,明年有你们的。
他下了一楼,在大厅看到林家微,打了招呼就出门上车走了。
其他的人都在旁敲侧击地问那是谁,他直接就把名字说了出来,张天浩,怎么,想认识?
围着的员工直接来了个快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