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普威特家传来了调查结果。
我拜托比流斯起草了一份契约,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一份魔法契约。
这次的契约内容非常严格,包括对他们对待儿子的行为施加了处罚。
我们不希望他们在放弃了儿子后,又生下更多孩子来寻求援助——这种事那对夫妇还真干的出来。
在与普威特家的讨论中,我们逐步完善了契约内容。
虽然普威特家以前对他们的女儿十分疼爱,但对他们对待外孙们的态度已经忍无可忍。
因此,这次的契约非常严苛,并且我们准备了一份魔法契约,以严格约束他们的行为。
准备好后,我们在亚瑟下班前,在魔法部将他拦住,然后直奔他们家。
我们知道,即使提出会面请求,他们也不太可能立即回应。
正如预料的那样,莫丽开始发牢骚,但我们让她把女儿送回房间,然后坐下。
我们递交了由已经去世的前代当家和我联名的契约书,并由比流斯解释了契约的内容。
1.禁止将与儿子们有关的任何信息透露给外界。然而,对于已经委托的中介者,可以为撤销委托而进行沟通。
2.禁止透露任何关于韦斯莱家和普威特家的信息。
3.作为上述行为的对价,不要求归还已经给予的援助金,也不追究挪用资金的责任,不对其施加法律责任。
4.禁止未来接触儿子们及两家的任何人,但工作上的接触不在此列。
5.必须将这份契约书妥善保管,不能让其他人看到。
我们解释说,“传达”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口头或书面表达,还包括通过心灵感应等方式。
如果外界获悉相关信息,即便是不小心泄露出去的,也将受到制裁。
因此,他们需要小心行事。
只要他们不主动向外界透露儿子的事情,就不会有问题。
同样,他们也不能对外说韦斯莱家和普威特家的坏话,因为这会触发魔法契约。
这份契约是由普威特家和韦斯莱家两大纯血贵族家族的魔法契约。
它比之前的监护权转让契约更具约束力,违反契约将会有严重后果。
因为这是两家共同签订的契约,其力量比一般契约更为强大。
虽然之前我们名义上已经断绝了与他们的联系,但并未完全禁止他们的接触。
然而,这次不同。
这是事实上的正式断绝关系。
虽然我们没有禁止他们主动联系,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再有联系了。
在解释这些内容后,亚瑟的脸色越来越差。
而莫丽的脸则变得通红,似乎随时可能歇斯底里。
普威特家调查发现,费比安和吉迪翁的私人金库的部分钥匙并未归还普威特家。
两人在加入凤凰社并离家之后,除了之前的金库外,似乎还秘密创建了一个新的金库。
他们偷偷转移了两兄弟的财产,藏在自己的秘密金库里,以供自己花天酒地。
由于钥匙是由魔法部的成员——同时也是凤凰社的一员交还的,普威特家认为这就是全部财产,并未怀疑其他隐藏的金库。
这很可能是邓布利多的指使。
隐藏金库里的钱已经不复存在,可能是莫丽把钱投到了什么地方,或者她已经将钱花光了。
考虑到亚瑟的收入不高,但家里的物品却很多,可能是她已经把钱花光了。
金库的记录显示,莫丽确实动用了那里的资金。
原先的金库中也所剩无几。
当年普威特家感到长子和次子的财产不应该只有这么点才对,但他们最终放弃了追究,认为可能是被黑暗势力挪用了。
有人喃喃道:“不仅命没了,连钱也被夺走了。”
此外,普威特家还发现,莫丽获得隐藏金库的钥匙后,并未支付金库的维持费用。
当他们去取消金库时,被要求支付欠款。
如果她已经偷了金库里的钱,至少应该支付金库的费用作为最低的礼仪。
但由于关闭金库需要普威特家正式继承人的签字,她可能担心暴露而选择放任不管,但最终还是暴露了,账单寄到了普威特家。
她应该早点支付那笔费用以避免暴露。
当然,这笔钱最终是由普威特家垫付的,也被计算在需要返还的金额中。
作为被断绝关系的莫丽,她本无继承权。
除非两人立下遗嘱另有规定,但似乎他们并未这么做。
两人在正式的遗嘱中明确表示,若他们去世,所有财产应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在质问莫丽时,她坚持说,既然她的兄弟们拥有那么多财产,她也有权获得,认为这是她应得的。
“可是,你因为解除婚约而被要求支付巨额赔偿金,赔不起自己逃离的,不是吗?从逃离家族的那一刻开始,你就不享有家族财产的继承权了?最后还是你父亲替你还的债务。”
面对族老的质疑,她反驳道,“这婚约不是我决定的,所以我没有支付的义务。”她大声喊叫。
孩子们的观点完全没错,她只认为自己是对的。
我用冷酷的目光看着这样的莫丽,亚瑟显然很不安,拘谨的缩在角落里手足无措,什么也不做。
虽然我不会责备她,但他显然一直责备孩子们来安抚莫丽吧?每次莫丽大吵大闹,亚瑟就责备儿子们,安抚莫丽,照她说的做。
他们结婚后,我从没见过他们在一起,但我几乎能准确地猜出那家里发生了什么。
“西伦西奥。”
哦,我本想施咒,但普威特家族的族长抢先了一步。
“不管你怎么想,如果你上诉的话就会被送到阿兹卡班,你要怎么办?虽然这不在合同里,但我们可以以虐待儿童的名义起诉你。
在那种情况下,亚瑟肯定也会失去工作吧?
听着,我们没有起诉你们,这是家族最后的善意,以表达对你们多年来不断制造麻烦的耐心。
希望你能意识到,因为我们的善意,你们才得以避免阿兹卡班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