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期,文化人都知道,写电影剧本的编剧很赚钱,是文化人里的高薪人士。
可是想当电影编剧没那么容易。
这除了作品质量要过硬外,更关键的,其实是名气跟圈子。
不同的电影厂,往往都有自己的御用编剧,电影厂选剧本,也优先选这些人的,这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那所谓的高薪剧本,是指电影厂收到后,打算开拍的剧本,不打算拍成电影的剧本不算。
问题来了,这时期的电影厂,拍电影都是有指标的。
通常这时期的一个普通电影制片厂,一年也不过四个指标,也就是一年最多只能拍四部影片。
北影厂牌子大,一年也只有八部影片的指标。
就是说,此时拍电影,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稀缺的紧。
这种情况下,剧本本身就很稀缺,毕竟一部电影对应一个剧本啊。
然后,电影厂自己就有编剧,那当然是优先选自己家编剧写的剧本。
都熟人,好说话。
因此,没名气没人脉的圈外普通人,想去毛遂自荐的去电影厂当电影编剧,写剧本赚大钱……梦里啥都有。
什么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去电影厂投个剧本,然后人家看到剧本后惊为天人,特意派人去找你,哭着喊着要你来电影厂改剧本,还给你住单间,高补助,啥都听你的,让你轻松走上人生巅峰……
拜托,这些网络小说的剧情,看看得了,别当真。
真实情况是,那种圈外人的作品被电影厂看上,是有,但都是极小概率的事情。
这种小概率事件,多是某个大导演看上了某作品,然后去找作者本人,让对方当编剧改稿。
比如《牧马人》这部电影吧,就是谢晋导演先看了原著《灵与肉》,觉得不错,想拍出来,就找到作者张贤亮,想让对方改编剧本。
结果张贤亮当时说不行,他的作品拍不出来,实际上就是他当时不会写剧本,这才找了李准改编,让李准当编剧,然后得到的剧本费呢,分了原作者张贤亮一半。
所以看到了吧,电影圈外的人,想要当电影编剧,最好先去写小说,赚名气。
有了名气,再去让导演看上你,或者你去毛遂自荐,说服导演,这才有机会挤入编剧圈。
否则,你啥也不是,一点名气跟名作都没有,人家凭啥看你的作品,给你拍电影啊?
就是说,此时的电影编剧虽然赚钱,但门槛也高的可怕,没有人脉跟名气,你啥也不是。
这一点,看看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国内,为何有那么多大烂片就行了。
那些大烂片的编剧水平,说一言难尽都是抬举他们了,简直就是尸位素餐!
为何那些人的烂剧本能拍出来,好多民间的优秀作品就不能拍?
说白了就是圈子问题!
不是一个圈子的,你很难进去捞钱。
他的《牧马人》虽然不错,可在当今这个看圈子的时代,他的作品未必就能被电影厂选上。
就算撞大运能选上,也不太可能给他一个高价,毕竟你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新人。
既然如此,倒不如先去杂志社投小说,先去赚名气。
等他的小说火了,他本人有一定名气了,再去北影厂投剧本,或者等着人家来找你,求你改剧本,这样一来,他也就有了一定的议价权。
小说的稿酬空间虽然不大,最高也就千字7元钱,而且你一个新人投稿,也不可能一下拿到定格稿费。
可问题是,小说容易被采纳,一旦火了,能立刻得名啊。
等你有了一定名气,有了一定的身价,再去电影厂投剧本,那个无形的行业隔阂就会被打破,并且你也能卖一个高价。
此所谓先名后利,也就是先得名,后得利的路线。
既然是为了赚名声,那当然找影响力最大的。
他首先想的是人民文学,这个杂志是国内目前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期刊。
可他又一想,这玩意儿是月刊啊,是每月的月初发。
如果他投稿了人民文学,哪怕立刻看好他,也得等到下一期,也就是十月份再发表。
时间太久了,他等不起。
同理,《当代》,《收获》这种杂志,也是一个道理。
因此,他最后干脆选了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是报纸,此时是周三报,也就是每周发刊三次的意思。
一般来讲,此时的中青报,通常是在每周的周二、周四、周六期间见报。
这个出版频率就很高了,主打一个短平快,时效强。
这时期的中青报也刊登小说,且此时的出版原则一向是作风大胆,思想前卫。
比如今年年初,中青报就在报纸上连载过《第二次握手》(归来),而且连载刚一结束,中青报的出版社就给这小说出了书,再赚一波卖书钱。
当然,通过这小说赚钱的是中青报。
毕竟这时期的作者都是买断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