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局势,王莽也做出了军事部署。
他派出了三支力量来应对:
最前线的是南阳郡本地军队,由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率领。
南阳郡东边的豫州,由司命大将军孔仁统领一军作为纵深。
而主力则由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率领。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王莽却并没有给严尤和陈茂兵符。
这意味着他们虽然号称主力,却无权调发军队,每次调动都必须先请示王莽。
严尤和陈茂对此深感寒心。
他们觉得自己就像被拴着的猎犬,却还被要求必须抓到猎物……
而在这荆州大地的纷扰中还有一种势力正在悄然崛起那就是刘縯和刘秀的舂陵兵。
此时刘秀曾经帮助打官司的故舂陵侯刘敞已经离世。
刘縯等人在宗族中已经崭露头角。
刘敞的嫡子刘祉,是翟义的妹夫,为人敦厚,一直跟从刘縯。
起初他们只是组织舂陵的刘氏宗族防备饥民和绿林兵的侵扰。
但刘縯素有大志,见天下已有崩坏的迹象便开始密谋大事。
刘秀为了不被牵连跑到南阳郡的新野躲避风头他往来于宛城贩卖粮食以此为生。
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宛人李通。
李通曾经是新朝的五威将军从事后来担任巫县丞。
他在新朝的各类改制中利益受损因,此对朝廷也早已心生不满。
而他的父亲在长安是刘歆的助手,精通天文。
他告诉儿子,图谶已经昭示了
“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征象。
这让李通看到了希望,他开始怂恿刘秀起事反莽。
起初刘秀并不愿意,但李通却锲而不舍地反复游说他。
刘秀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当得知大哥刘縯已经正式在舂陵起事时,终于被说服。
对于刘秀来说,无论是否参与,一旦事情败露,他都会受到牵连。
毕竟是兄弟,血脉相连。
谋逆的罪名一旦成立,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他们约定,刘秀先和李通的弟弟李轶,启程返回舂陵留下李通在宛城负责起事。
然而世事无常,他们的计划竟然泄露了出去。
李通在宛城的宗族六十四人被杀,并在宛市被焚尸,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出来。
而他在长安的父亲,和其他亲属也一并被杀。
刘祉在宛城的家人也全部被捕。
尽管如此,刘縯也并没有放弃,仍然在舂陵正式起兵。
公元22年十一月
刘秀与李通、李轶带领着宛地的宾客和豪杰们,回到了老家舂陵。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与大哥刘縯会合,共同举事。
姐夫邓晨也从新野赶来,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他们聚集了七八千人,高举“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
自称“柱天都部”,在舂陵正式起兵造反。
然而尽管刘縯以擎天之柱自居,但当他宣布起兵造反时,大多数当地豪族并未给予支持。
甚至刘氏宗族内部也传来了反对的声音,
他们纷纷抱怨:
“伯升这是要害死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