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随即二人挽手离去,李北川看了个满眼,看来这哥儿俩关系的确不一般。
“北川,攻豫章北川可有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北川心中已有计划,但也有疑虑。”
“但讲无妨。”
“其一,孙权得知主公南下,必然派周瑜前来,周瑜文武双全,麾下文臣武将更是多如繁星,孙权少年得志,可派人前往会稽孙权处散步谣言,就说江东大乱周瑜欲反,孙权不过一小儿,必然会被谣言所累,怀疑周瑜。不能保证孙权让周瑜撤回会稽,但也必然让二人心生间隙。
但是如果孙权让周瑜撤兵周瑜绝对不会撤,作为一名军事主官,周瑜很清楚眼下的形势,一旦撤兵豫章必被主公所得。孙权让他撤,周瑜不撤,不用主公出马,周瑜早晚死于非命。毕竟这江东只能有一个主公。”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
刘备还想说什么,但是想到自己的四弟李北川前段时间还私自募兵,私自出兵,就把嘴闭上没有继续说下去了。顿了顿换个话题继续说下去,
“那北川有何顾虑?我有些不解。”
“即使周瑜回会稽向孙权复命,但我们仍要攻打豫章,攻城我倒是也有计谋,只是攻城势必会有极大的损失,无论是兵士还是百姓,所以才说心有顾虑。”
“北川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没有,若是想攻下豫章,必然强攻,若是周瑜被孙权召回,那时豫章便可攻取,如若周瑜不肯听孙权诏令,我军在豫章定会有一场恶战。”
“北川何必忧虑,打仗本来就是有死有伤,凭我手中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宝马,何愁他豫章难以拿下?”
“就是,关将军所言有理,柴桑驻军十万有余,江东人马不过十万之众,豫章也仅有数万人马驻守,就算周瑜前来豫章,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说话的正是大将魏延,李北川知道魏延新投刘备,急欲立功,所以急于攻城陷阵,以立下功劳。
“董嗣你为何一言不发?你在豫章盘踞多年,对豫章各地必然了如指掌,何不趁此机会向主公献策。”
“是啊董嗣,我们皆是由北方而来,魏延将军也是从长沙赶来,对于豫章没有人比你更加了解,为何不发一言?莫非是董嗣将军不肯为我献计?”
董嗣惶恐万分,慌忙到大堂中央跪下,
“主公,非是在下不肯献计,只是董嗣一直带领山越在山野,豫章城中兵将多寡在下也并非全然知晓,但恐有失所以不敢夸口。”
“无妨,但讲无妨。起来说话!无需下跪。”
“那我便讲我知道的事情,先前豫章只带甲三万有余,其中两万在南昌郡驻军,故此想攻下豫章并不难,但我之所以前来攻打柴桑,是因为会稽有消息传来,说是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领兵五万驰援豫章,故而在下才领兵奔柴桑。如若会稽消息不假,此时的豫章当有近八万之众。想要攻下豫章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