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宪宗心事(1 / 2)明史奇谈首页

宪宗上朝后便听到大臣上奏,说万通当众行凶,必须将他绳之以法。宪宗本打算将汪直打五十庭杖,然后平息此事,谁料到这群大臣不识抬举便想到将此事冷处理,待风头过后再将汪直定罪。此刻也未免觉得苦恼,身为一国之君却事事受制于人,便有了惩治这些大臣的念头。正在此时突然收到边关奏报,报上称毛里孩整肃内部,统一了鞑靼部落,正率大军集结在河套边境,时常袭扰附近百姓,因圣上准许鞑靼部落称臣,故而不敢阻拦。

宪宗对百官说道:“现如今鞑靼部落越来越放肆,不知众爱卿有何良策。”朝中大臣自然是知道轻重的,于是有人进言道:“鞑靼部落来势凶猛,其原因不过是缺乏水草,我大明不缺这丁点水草,皇上不如准许毛里孩领其部落在河套放牧,如此一来可保我大明边境百年无虞。”另一大臣听后气的暴跳如雷,并对宪宗说道:“此人叛国之言,万望皇上不要轻信。若准许毛里孩进河套,不异于引狼入室,请皇上明鉴。”宪宗听完后也是头大,本想借此机会痛击鞑靼,为先皇雪恨,谁料到朝堂之上竟有如此贪生怕死之人,心里便有了盘算,待下朝后让锦衣卫好好查查朝中有多少大臣与鞑靼有联系。随后不动声色的说道:“今日朝会是请大家商议,列位臣工可畅所欲言,朕定不会怪罪与你们。”

此时朱永站了出来说道:“臣先前听闻山西都御史李侃提及此事,李侃称毛里孩称臣不过是缓兵之计,待他统一鞑靼后便会犯我大明,臣以为鞑靼之事不可姑息,当以武力镇之。”宪宗听完朱永的话感觉说到了心坎里,对朱永说道:“依抚宁侯所言,当如何退敌。”朱永说道:“先前臣问李侃时,李侃说需调京中精锐之师分为五路,第一路前往偏头关御敌,第二路前往大同右卫御敌,其余三路分别往威远、朔州及八柳树堡处策应,若鞑靼来犯则此三处守军可奇袭鞑靼部落,让鞑靼无功而返。”

宪宗听言后便向其他官员问道:“众爱卿可有其他提议,尽管说来。若没有争议,那此事就如此办,不过不是抵御而是主动出击打退鞑靼。”朝中不乏见风使舵的人,听出宪宗打算武力征讨便纷纷向宪宗称赞朱永的计策。宪宗见武力征讨鞑靼一事无人反对后便下旨道:“朕自继位以来,内忧外患不绝,今封抚宁伯朱永为平胡将军领两万精兵征讨鞑靼,即日起再有言和之人立斩。”朱永常年在外征战,本就不喜朝堂争论,赶紧谢恩后连夜出兵征讨鞑靼。

宪宗下朝后不敢去昭德宫,只因昨日还信誓旦旦的说会放汪直出来,今日却食言了,无奈之下便去了王皇后的宫中,这下可把万贞儿气坏了,随后命梁芳去皇后宫里将宪宗请过来,宪宗见梁芳后便感到害怕了起来。只因万贞儿在他心中如同生母一般,现在遣人问责,宪宗只得硬着头皮前往昭德宫。王皇后得知宪宗要去万贵妃那也不敢多做阻拦,只因这皇后位还是因万贵妃不满先皇后得来的。

宪宗见了万贞儿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对万贞儿说道:“今日实在是不便处理汪直的事,只因边关告急耽搁了此事,还有朝中大臣不满汪直要朕处死他,朕觉得需等些时日才可将汪直放出来。”万贞儿也是明事理的人,随后对宪宗说道:“边关之事为重中之重,陛下可不必自责,这些日子让汪直在牢中好好反省便是。”宪宗听到万贵妃没有责怪的意思便叫来梁芳对他说道:“将汪直带出死牢,另择他处关押,必须好生对待不可让他瘦了,否则唯你是问。”梁芳不知宪宗为何会对汪直如此上心,也只能听命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