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平定流民(2 / 2)明史奇谈首页

白圭进京后向宪宗复命,宪宗大喜,认为白圭待在工部实属屈才了,遂下旨封白圭为太子少保领兵部尚书一职。随后又下一道旨意,反民石龙蛊惑众人起兵造反,罪无可赦处以磔刑。念及其余流民因生活所迫,被逼无奈下才跟随免了其他人的罪责,并对各地流民遣回原籍,由官府发放土地供其耕种,不愿回家乡者充当徭役。

流民之乱过后,最高兴的莫属于李贤了,大仇得报便开始安心的修书著作。然而荆襄流民多数都是以武力镇压,家乡饱受战火纷扰,流民返乡后房屋被毁,良田流失。虽说官府给了耕地,都是荒了几年的土地,杂草早已扎深根于地中,赋税也没有减免,在宪宗政策下这些回归的流民也无法恢复正常生活,对朝廷的怨恨更深了。

李原与王彪收到石龙被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王彪欲收拾旧部为石龙报仇被李原阻拦,李原对王彪说道:“国师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就是没想到最后栽到了自己人手中。我兄弟二人现在应该积蓄力量,待来年变故之时再起兵反抗。”随后又问道:“将士们都安顿妥当没?”王彪回话道:“二哥,那些人起初不肯老实种地,他们都只会烧杀抢掠,后面我找来本地的农户教导他们,还是有好些个弟兄不乐意。”李原听后眉头一皱对王彪说道:“三弟,你且告诉他们,我们在这里种地自给自足,不用纳粮,其目的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当土匪山贼也好,当反王将军也罢都是为了过得好,如果我们不在这里蛰伏,下场与大哥一样。”

随后又道:“国师此前交代你我兄弟二人多读书,我听从国师的话近来读了一本《三国演义》,我发现现在的世道和东汉末年相似,皇帝独宠万贵妃,导致外戚干政,朝廷的内乱才刚刚开始。你我兄弟二人可效仿那张角,待时机成熟便起义造反,到那时定会有大批民众响应。”王彪打断了李原的话说道:“可我听闻那张角下场不好,最后也没当上皇帝啊。”李原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你看那朱元璋不也是放牛娃出生,引导农民起义不也建立了大明王朝么,所以你在闲暇之余也该多读读书。至于说什么时候起兵造反,那就要等别人先动,我们跟上就行。”王彪见争辩不过便匆匆离去,只留李原一人在家里读起书来。

当石龙的消息传到南昌府后,冯忠并未将此消息写信告诉我,而是找到宁王,对宁王说道:“王爷,此前在荆襄一带的谋划已经全部失败,王爷若想起事只能另觅良机了。”宁王大怒道:“你先前叫本王等,等的就是这个结果,如今前功尽弃你说该怎么办?”冯忠说道:“王爷勿虑,此世道表面看上去是太平盛世,实际上已是摇摇欲坠,若王爷想效仿朱棣那般前提是我们要有兵有粮。先皇夺了王爷的府兵,王爷只能另想它法借别人的兵用。现如今就算造反也师出无名,只待天下大乱王爷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便可收服各路义军为王爷效力。”宁王听后便问道:“你说的各路义军在哪,本王怎么一个也没见着,只听朝廷天天传来捷报镇压成功和剿匪成功。”

冯忠对宁王说道:“王爷无需心急,长则三五载短则一两年天下必乱,我等只需多攒些钱粮即可。”宁王念叨道:“三五载,三五载本王这一辈子有几个三五载。”冯忠又道:“当初朱棣也是这样等过来的,若王爷心急则必不会善终。”宁王便就此作罢,随后对冯忠说道:“这两年你且去打着本王的旗号与那士绅多索要些银两,本王自己的银子都不够使的了。”冯忠笑道:“王爷多虑了,此前荆襄流民作乱时我便让人囤积粮食,现在流民平定,正是倒卖之时。”宁王转怒为喜道:“如此甚好,今年把粮食全部卖出,待明年丰收以后再大肆屯粮,这些事就交与你去办吧。”冯忠应下后又对宁王道:“小女近些年被在下宠坏了,求王爷借几个人去教导小女学习规矩?”宁王笑道:“这是自然,你就放心吧,就算你那义子没有中举,本王一样让吾儿迎娶你家闺女。”冯忠听后便千恩万谢的离开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