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儿童文学》(1 / 2)重生年代:我的文豪人生首页

提到陈军和陈楠栖,这俩人一个在部队当军医,一个搞宣传,都是那种穿军装的文艺青年。

听说高考可能要回炉重造,陈军那小子打算考研,继续深造,把自己磨得更锋利些;陈楠栖呢,本来没啥兴趣,被家里人轮番劝,最后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不过看她那不情不愿的样子,估计也就是混个经历,将来回单位好混个位置。

陈满福在外头忙得不亦乐乎,听说他负责的工程快完工了,年底就能回京,到时候家里又得热闹起来。

晚饭后,家里那股子饭香还没散去,李海林就像个小孩发现了新玩具似的,窜到房间里翻箱倒柜。

她在抽屉里翻出一封信,那是王澍等得花儿都谢了的回信。

信封上头的地址——燕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丙12号,那是《儿童文学》杂志社的大本营。

王澍接过信,心里那个小鹿乱撞啊,又激动又紧张。

李海林那期待的眼神,就跟看春晚小品似的。

王澍小心翼翼地拆信,生怕弄皱了字迹。

信里的字迹端正得跟小学生作业似的,内容简单明了:编辑部对他的《狮子王》赞不绝口,想要刊登。但《儿童文学》刚复刊,人手紧得像过年的钱包,下期啥时候出还是个谜。他们问王澍愿不愿意先别把稿子往别处送,还想让他亲自去杂志社,面谈稿子的事儿,包括稿费这档子事。

王澍把信的事儿告诉李海林,她听了乐得合不拢嘴。

她想立马告诉陈满福这好消息,还提醒王澍杂志一出,得赶紧通知她。

她打算买一堆,一份寄给陈满福,一份给陈军和陈楠栖,还得留几份自己收藏——毕竟这是王澍的第一部作品,得好好珍藏。

王澍笑着答应,虽然杂志啥时候出版还是个未知数,但他保证一有消息就告诉她。

李海林也不着急,她等着,不管啥时候出版,都值得好好庆祝一下。

翌日清晨,王澍踏着朝阳区的第一缕曙光,来到了建国门外大街丙12号。

那是个老BJ的味道十足的地方,周围的楼房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就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他站在那栋楼的门口,整理了一下因为长途跋涉而有些不成样子的衣服。

这里的秋风,带着一种特有的凉爽,仿佛能把人的思绪吹得更加清晰。

王澍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那扇看似普通,却可能关联着无数可能性的门。

门后的世界,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坐在那里,脸上的皱纹像是刻录着时间的流逝。王澍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那封编辑部的回信。

老大爷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看信封,然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慈祥的微笑,示意他跟着走。

他们穿过一条落叶铺满的小径,来到了一栋红砖砌成的楼房前。

这栋楼显然比周围的建筑要新一些,阳光照在上面,红砖反射出温暖的光泽。

王澍跟着老大爷上了二楼,那里的走廊两侧,大多数的办公室门都紧闭着,只有淡绿色的油漆和白灰墙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

他们走到走廊尽头,那里有一扇门敞开着,门外挂着的木牌上写着“儿童文学编辑部”。

王澍站在门外,轻轻地敲了敲门,但里面却没有任何回应。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迈步走了进去。

办公室里,桌子上、地上都堆满了书稿和牛皮纸袋,上面用粗糙的笔迹写着各种标记,但具体内容却不甚清晰。

王澍站在那里,有些茫然。

这里,仿佛是一个文学的宝库,每一张纸,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故事。

屋内,两个人正忙碌着,一个埋头工作,另一个在文件堆里分类。

王澍轻咳一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你们好,请问这里是《儿童文学》的编辑部吗?”

文件堆里的人抬起头,眼神里闪过好奇:“你好,这里是,请问你找谁?”

“我叫王澍,之前投了稿子,信上说让我来找徐德霞编辑。”

文件堆里的人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徐主编在隔壁,我带你过去。”

他们走到隔壁,青年推开门,喊了一声:“徐主编,有位作家来找您。”然后快步回到了原来的屋子。

王澍站在那儿,像个等待面试的大学生,心里七上八下的。

门口的动静终于引起了屋内人的注意,一位看着年纪不大的女人,徐德霞,放下手中的工作,轻盈地走到门口。

“你好,我是徐德霞,《儿童文学》的主编。”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就像春风拂面,“你就是王澍吧?”她的目光如同X光,似乎能看透王澍的紧张和期待。

王澍点了点头,他的心跳得像鼓点一样快。

徐德霞的短发,眼睛里的光芒,还有那件笔挺的衬衫,都透露出一种时尚而专业的气质。

她虽然年轻,但身上有种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成熟气质。

“徐主编,您好。”王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稳重,“请问,您怎么知道我是王澍的?”他好奇地问。

徐德霞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一种职场女性的机智:“最近就你一个新面孔投稿,这还用猜吗?”她的话语里带着一种轻松的幽默感,然后她引导王澍进入屋内,“随便坐,我给你泡杯茶。”

“不用不用,真的不麻烦您了。”王澍连忙摆手,但徐德霞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仿佛已经决定了要照顾好这位新来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