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镇地形,实际是一块群山环抱中的大盆地。宣府城,就位于盆地平原的中心位置。这里河流、道路纵横交错,便于向四面八方调度兵力、运送物资,故而成为了宣镇首府。
自宣府出发,向北经过张家堡,就进入了北部山区,沿川道北上,一路行经南山关、北口寨,出河谷口,便是草原。也是方远穿越那天,与岳川五人初次相遇的地方。
由宣府向东行,穿过山区,就是北直隶,也即京师和蓟镇所在。
向西方向,同样穿过山区,则是云府,大赵的另一重要边镇。
而自宣府出发向南,穿过一片山脉,就是蔚州平原。如果说宣府城是宣镇平原的中心,那么蔚州城就是蔚州平原的中心。
深井堡,就设在宣镇与蔚州交界山脉的川道南端,归属宣镇管辖。此处与北口寨一样,常年有一营军卒驻守。只不过,这里已是边防二线,主要防止小股偷潜鞑子袭扰蔚州。同时兼作宣镇、蔚州两地之间,行军驻歇和军资运转的兵站。实额士兵仅有二百多人,装备和战力,比之北口寨也差上许多。
若是平时,深井堡在宣镇整个御边体系中,没有太大分量。可眼下局势,这地方实已成为宣镇和蔚州两方关注的焦点。无论晋王是否知道谋逆消息已经泄露,叛军北上宣镇,深井堡这座扼守两地川道间的要隘,是必须要拿下的。留着深井堡,叛军就有粮道被截、腹背受敌的危险。拿下深井堡,进可作为军资粮秣积储营地,退可依托堡垒,封住川道坚守。是以,对于深井堡,叛军早打好了算盘,若消息未走漏,则诈取。若已走漏风声,便强攻。
这些情况,方远晨间在小院里仔细研究过,跟吕如松也作了深入探讨,基本都在估算中。根据目前军报,晋王叛军由王府护卫、备边班军、蔚州卫所兵和招募的勇壮组成。人数近万,看似很多,其实是各路人马拼凑而成,且多为步卒。若是顺风仗,或许还能打打,一旦遇阻,这样的军队,估计不会有太坚韧的战斗意志。
方远和吕如松合计的策略大致相同。宣镇甲旅都是骑兵,在平原作战,能够发挥出骑兵的最大优势。所以,需要方远前锋哨队抢先一步推进到深井堡一线,牢牢守住深井堡,张开骑兵哨幕,压制住叛军斥候前探。待甲旅主力到达,再以优势骑兵,冲垮掉叛军。
其实,方远内心深处还有另一个想法,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若有机会,他打算带上苏哈,假装北边鞑靼来人,求见晋王,瞅着机会把晋王挟持出来。这样可以兵不血刃地平定叛乱。方远很不愿意看到赵人打赵人的局面。北面鞑靼人虎视眈眈,汉家儿郎内哄流血,实在不值当。更何况,那些普通士兵,恐怕根本不知晋王造反的事情,白白冤死了性命。
只是,这个计划太过疯狂,方远自己也没下定决心,所以跟谁都没讲。行军歇息时,他只吩咐解东阳和苏哈,用木条和棉布制成了一些旗子,上面写了些字,以备必要时使用。
约摸上午巳时光景,方远率队已行至川道中间的一块河谷空地。此处河滩平坦、溪水清澈,空间也甚阔大,正好适合大队人马休整。方远下令,就地歇息一刻钟,然后全体披甲,直奔十几里外的深井堡。郭怀、吴海,被他指派着,各领一什斥候,向前方哨探而去。
他自己则牵马到溪边,和众军卒一样,给马饮水。没多久,就瞧见吕蓉蹬着两条长腿,笃悠悠地向他走来。
“方校尉,你这马叫啥名?”吕蓉闲得无聊,想起那稀罕战马在方远这里,就过来瞅瞅,顺带聊天解闷。
方远现在哪有心思陪姑娘家聊天,人再美、腿再长,都没空。但也不能不理睬吕大小姐,只好不置可否地回道:“没呢。马要名字做什么?”
“哎呀,你这就外行了。像这种稀世名马,都是有灵性的。你得给它取个名儿,它听得懂。你叫它名字,它以后就把你当朋友看待。”吕蓉一本正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