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7章 诗中之龙张仲素(1 / 2)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首页

唐中期台阁诗人,朝廷御用文人。

张仲素十首诗,彰显中和雅正之美。

他与白居易、韩愈是同时代诗人,但在群星璀璨的唐代文坛,他的存在感确实很低。

不过,他可是朝廷御用文人,没有两把刷子是达不到朝廷标准的。

他是雅正诗派的杰出代表,追求诗歌中和之美。

在唐朝诗坛还是有一定的存在意义,他便是张仲素。

唐诗的题材众多,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爱情诗、怀古诗、思乡诗、讽谕诗、叙事诗、悼亡诗等等。

其中有一种特殊的题材就是闺怨诗,顾名思义,闺怨诗就是特意描写少女、少妇们在闺阁中的忧愁、怨恨与思念心绪的诗。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安的家中,设宴招待他的老朋友,从徐州来的诗人张仲素。”

“十年没见的两个人喝得份外尽得兴。酒酣之际,张仲素问。”

“乐天兄还记得徐州的关盼盼吗?她托我带了三张诗稿给你。”

“白居易脑子里一下子闪出一个面容姣美,身段苗条的美女。”

“他想起来了,十年前他任职校书郎的时候,出差去徐州,驻守徐州的武宁节度使尚书张建封亲自给他接风洗尘。”

“张尚书官位很高,但是十分欣赏年轻诗人白居易。”

“知道白居易精通音律,张尚书叫出了自己的宠妾关盼盼跳舞助酒兴。”

“关盼盼本是徐州贫家女,被父母卖给了教坊。”

“偏偏关盼盼在音乐舞蹈上特别有天赋,在教坊一班女孩子中很快就出类拔萃,成了领舞。”

“教坊在给驻军的表演时,张尚书注意到了色艺俱佳的关盼盼,并为她赎身,娶她为妾。”

“还在云龙湖畔为她建二层小楼,因有燕子栖居,故名燕子楼。”

“张尚书极宠爱盼盼,盼盼亦感恩于尚书的知遇,从此只在家中为尚书一个人跳舞。”

“关盼盼婷婷袅袅的上到宴会厅,轻舒广袖,款扭柳腰,舞姿宛若天仙。”

“缓启朱唇,唱的竟然是白居易的《琵笆行》。”

“白居易看到关盼盼把自己的诗歌和乐曲舞蹈如此完美的揉合成艺术的整体,深深的陶醉其中。”

“眼前是盼盼还是琵琶女,曾经的江州司马又一次泪湿青衫。”

“舞毕,关盼盼走到自己崇拜的大诗人面前,殷勤劝酒。”

“白居易一饮而尽,并当场挥毫为关盼盼写下,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关盼盼收为至宝,张尚书和关盼盼的热情款待让白居易感受到徐州之行的愉快。”

“很快公务结束,白居易辞别徐州返回长安。”

“一晃竟十年过去了,酒桌上张仲素向白居易讲起了张尚书及关盼盼之事。”

“原来白居易离开徐州后二年,张尚书因病突然故去,关盼盼悲伤欲绝。”

“张尚书的豢养的姬妾,歌舞女纷纷离去,另择高枝。”

“唯独关盼盼,虽是舞女出身,却极其忠于感情。”

“不管家人如何苦劝,绝不改嫁。”

“甚至自己把自己锁在张尚书为她建的燕子楼里,不再见人,每天由一老妇人送些吃食。”

“十年了,就这样在燕子楼里关盼盼锁住了自己的美貌与青春,还有她钟爱的舞蹈艺术。”

“听说张仲素要去长安,关盼盼托老妇人把自己的诗稿带给张仲素,请他转给她崇拜的诗人白居易。”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关盼盼表达了对张尚书的思念比地角天涯都长。”

苏轼:唐朝有一位诗人,非常擅于描写思妇心情,他就是与白居易有过唱和的张仲素。

由于他的诗文赋俱佳,所以当时把他和王涯、令狐楚三人合称为三舍人。

张仲素的乐府诗、边塞诗写得都不错,但是最让他出名的却是闺怨诗。

张仲素的闺怨诗精准地把握了思妇的心情,通过细腻地描绘刻画,达到了委婉动人的效果。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孤独的女子在月光之夜,听着滴水的丁丁声和秋虫的鸣叫声、看着天空中的漫漫云彩和不时露出的月亮。

她越发思念守卫在边疆的丈夫,她进一步想到还没有给丈夫寄去御寒的衣服,因而祈求上天不要降霜。

征衣未寄莫飞霜这一句,将这位女子对丈夫深深的爱、绵绵的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关盼盼是徐州节度使张愔的宠姬,在张愔去世后,关盼盼在燕子楼为他守节十多年。

张仲素是张愔的部下,白居易曾受到张愔的热情接待,对关盼盼都很有印象。

这首诗是张仲素和白居易写关盼盼的三首唱和诗之一,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这一名句,将关盼盼对张愔的深情描写的何等感人。

张仲素最著名的一首闺怨诗应该是《春闺思》,这首诗通过刻画一位军嫂在春天采摘桑叶时的一个经典动作,展现了军嫂对丈夫的一往情深。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自古以来,渔阳就是历代朝廷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边陲要地,常年重兵把守,战事频繁。

因此,诗人们常用渔阳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这是一首描写军嫂在春天里思念军人丈夫的闺怨诗。

春天来了,城墙边的杨柳婀娜多姿,小路旁的桑树嫩叶青青。

一位军嫂提着竹笼忘记了采桑叶,她在重温昨夜到渔阳与丈夫相会的美梦。

诗的首联紧紧扣住一个春字,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刻画出一派郊野春光图。

袅袅的意思是纤长柔美貌,展现了春天杨柳吐绿,枝条婀娜多姿的意态,青青描绘了桑叶嫩绿喜人的颜色。

这两个叠词的运用既描绘了春天的春意,又渲染出军嫂心中的春意。

后两句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蚕事渐忙的时候,女子们一起提着竹笼到郊外采摘桑叶。

一位勤劳的军嫂也跟着去了,但是她提笼忘采叶。

她提着竹笼,却忘记了采摘桑叶。

她站在桑下,却一动不动,很显然就是心不在焉。

提笼忘采叶,这是诗中非常精彩的一句。

这是描写女子怀念征夫的诗,意思是采摘那繁盛的卷耳,半天还没摘满一小筐。

我在想念那心上人,把菜筐弃在大路旁。

斜口的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采摘,小筐却老是采不满。

是因为女子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的缘故。

这样的情景,两首诗确实有神似之处啊。

诗的最后一句揭开了答案,昨天晚上,军嫂做了一个梦,她梦到自己到了渔阳。

那是军事前线,那是丈夫从军戍边的地方,在那里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

此刻,军嫂鸳梦重温,沉浸在温馨的幻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