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
天子脚下,京畿重地。
只见一骑自北而来,沿途路人纷纷避让,哪怕是到了严令禁止纵马的城门口。
还是速度不减。
同时高举令牌,一路疾呼。
“边军大捷!”
“边军大捷!!”
“大捷!!”
城门校尉就像是见了鬼似的,连忙呵斥路人还有士卒散开避让。
八百里急报。
谁敢稍加阻拦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铁蹄翻卷。
很快就朝着皇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城门口。
汴京城的百姓纷纷议论起来。
“北方边军打了胜仗?”
“我的老天爷,我没有听错吧?你确定是边军大捷?”
“这多少年了,从未听说过什么边军捷报!”
“一次北方传来捷报,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该不会是北方边军又杀良冒功了吧?”
一时间。
满城风雨。
于此同时。
皇城垂拱殿。
四周游廊相连,正面的台阶中间九龙浮雕庄严肃穆,整个宫殿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同时又充满了皇家威严。
此地乃是大乾朝皇帝朝的地方。
也是文武百官齐聚之地。
朝堂。
庆隆帝位于座,虽然年纪轻轻的,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但是脸色虚浮,就像是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
这些年。
大乾朝内忧外患。
内部有勋贵集团结党营私,几位亲王对皇位虎视眈眈,退居颐养宫的太皇也时常干涉朝政。
外有金人、倭寇、大梁年年征战,可谓是群狼环伺。
正因为如此。
庆隆帝这些年兢兢业业,每日殚心竭虑。
所以才未老先衰。
正值壮年。
却疲惫不堪。
而庆隆帝又没有子嗣,这也让朝中的几位王爷,打起了坏心思。
整个朝堂之。
混乱不堪。
“徐州、扬州等地有倭寇袭扰,水贼猖獗!”
“青州突发水涝,需要大量的粮食救济灾民!”
“荆襄九郡百姓不满当地豪族乡绅强买土地,已经民愤四起,好几处叛军正在攻打县城,各地郡县正在派兵全力镇压!”
“有扬州官员联名奏,指责两淮之地的盐税账目有问题,还请陛下立即派人清查!”
各地的消息陆陆续续传来。
大抵都是些不好的消息。
要么就是发生了旱涝灾害,要么就是哪里的叛军又闹着起事,要么就是异族寇边。
庆隆帝可谓是心力憔悴。
连连叹气。
心中感慨:难道就没有一件好事吗?
正在百官谏。
庆隆帝愁眉不展之际。
一名近侍太监弯着腰而来,随后层层传递,终于是传到了掌印内监夏守忠的耳中。
很快。
太监夏守忠前来到庆隆帝身边。
弯着腰、压低声音。
“启禀陛下!”
“方才宫人来禀,说是边军捷报,八百里加急,正在殿外候着~”
庆隆帝眼神一怔。
自言自语起来。
“边军捷报?”
“一次边军八百里加急报,还是陆将军在蓟县之役斩杀了敌骑两百余人!”
“这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虽然庆隆帝并不抱有希望。
还是点头示意直接殿禀告。
很快。
小太监领着风尘仆仆的送信小校官,仓促入殿。
百官都是很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消息。
竟然还需要八百里加急?
小校官虽然是累得气喘如牛,却还是强撑着精神喊道:
“启禀陛下!”
“北方边军捷报!”
“大将军牛继宗率军于曲阳与金人十万大军厮杀,此役大获全胜!”
“杀敌两千余人!”
“所获俘虏无数、辎重千辆!”
“奋武校尉贾瑛于阵前连杀五将,振奋军心,又在乱军之中冲阵破敌,亲手斩杀敌将主帅,金人亲王、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当场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