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的时间很快过去,在德州重整旗鼓的李景隆再次向朱棣发动了挑战】
【而此时的朱棣已经不能后退,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打到京都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
【决战到来了,这次的战争很艰难,因为李景隆带来了六十万人,还带来了一位极其了解朱棣战斗风格的将领,平安】
唐朝
李世民分析了下朱棣的胜率,“朱棣难办了,除非那李景隆再来一次迷惑操作。”
“否则在一个极其了解他战斗风格的将领面前,以他手中的兵力,很难取得胜利。”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解释,心中也是恍然大悟,“看来这朱棣此次起兵是注定要输了,再想要东山再起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战争开始了,在白沟河朱棣率领的北军恰巧遇见了先锋平安的部队】
【随即,北军迎来了一场大败,毫无思想准备的北军被打的纷纷溃退】
【然后,在溃退时迎来了真正的噩梦】
【这个噩梦是一种埋在地下的火器,地雷,伤害极高】
【它们被埋在北军撤退的必经之路,给朱棣的军队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唐朝,贞观时期
此时的李世民并没有在意两方的胜负,而是双眼冒着炽热的光芒,“这是什么火器?快去找工匠来!”
这种火器实在是让他太眼热了,虽然如今的大唐并没有什么外敌,但火器能强到如此程度,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的。
而且作为一个年轻时四处征战的皇帝,他对新武器的热衷,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做出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显然朝堂的大臣们也丝毫不觉得奇怪,他们反而也是纷纷出言催促,希望那些工匠能快点到来。
汉朝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刘邦的身,他和他的臣子们也是纷纷唤出工匠等,开始研究这种利器。
宋朝
赵匡胤和赵光义看着这明朝火器的威力,也是坚定了要大力发展火器的决心。
【建文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爆发了真正的决战】
【起初各有胜负,直至李景隆突发奇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率军抄了朱棣的侧翼】
【此时的朱棣已成众矢之的,南军将他团团包围】
【但他明白,不能依靠别人,他选择了自救】
【他如同困兽一般,奋死拼杀,在鏖战许久后,终于是杀出重围,回到了北军的主场】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标夸赞道,“老四的勇武,可以跟项羽比肩了。”
朱棣此时顿感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