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东晋权臣桓温两次北伐(1 / 2)东晋奇侠传首页

回说到东晋朝廷建立之初依靠琅琊王氏统治朝政,王敦之乱后,颍川庾氏台。

王浚叛乱后,颍川庾氏因北伐失败下台。

东晋朝廷又迎来了谯国桓氏桓温的大权在握。

平蜀之战使得桓温声名大振,朝廷忌惮不已,担心他日后难以控制。

会稽王司马昱只得让扬州刺史殷浩参与朝政,以期能对桓温有所抑制。

桓温虽有不满,但因熟知殷浩为人,知其难有作为,对此并不担心。

当时,桓温治下有八州之地,自行招募军卒、调配资源,逐渐形成半独立状态,渐露不臣之心。

朝廷对他已不能征调如意,但求羁縻而已。

因国中无事,君臣尚能相安。

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形势大乱。

桓温立刻疏朝廷,请求北伐,但却始终未得回复。

永和七年(351年)十二月,桓温再次“拜表辄行”,率五万大军顺流而下,至武昌(今湖北鄂城)而止。

朝廷为此惊恐不安,殷浩也打算辞官避让。

面对如此情形,王彪之却劝司马昱不要让殷浩引退令晋穆帝孤立。

王彪之又劝殷浩静观其变,先由司马昱写信给桓温诚心劝告,令桓温退兵,否则才让朝廷下诏,最差时才拒兵抵抗,不能自乱阵脚。

最终抚军司马高崧为司马昱写信给桓温,极力劝阻,终使桓温率军还镇,返回荆州,成功解决了危机。

后来,朝廷又拜桓温为太尉,被桓温拒绝。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开始北伐,并有诱结前秦雷弱儿等人杀死前秦君主苻健。

雷弱儿等人假意答应并请兵迎接,而当时亦有关中混乱,苻黄眉奔关中的消息,令殷浩以为雷弱儿行动成功,于是于永和九年(353年)再度率兵北伐,进攻洛阳。

当时王彪之就疏司马昱,认为雷弱儿等必有诈,殷浩不应轻易进军。

然而殷浩终因姚襄叛变而大败于山桑,退守谯城。

事后,司马昱笑着对王彪之说道:“事情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近来你谋无遗策,即使是张良、陈平也无法超过你啊!”

王彪之及后转任领军将军,又调为尚书仆射,他都以患病为由推辞。

朝廷改授王彪之为太常,领崇德卫尉一职。

当时,有人对谓简文道:“武陵王(司马昱的四兄司马晞)的宅中大修器械,恐怕有非比寻常的密谋。”

司马昱以此事询问王彪之的意见,王彪之道:“武陵王不过想极尽驰骋田猎的乐趣罢了。希望您不要张扬此事,以安抚不同意见的人。”

有人再次陈述与王彪之相似的意见,司马昱颇感喜悦。

此后两年间,殷浩数次北伐,欲进据洛阳,修复园陵,但却屡次战败。

军需物资更被掠夺殆尽,朝野怨恨不已。

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桓温奏朝廷,列举殷浩罪状,迫使朝廷将殷浩废为庶人。

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尽归桓温,朝中已无人再能阻止桓温北伐。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前秦。

桓温他亲率步骑四万自江陵出发,由水路自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西),然后自淅川(今河南淅川东)直趋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同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兵出子午道,合击秦军。

晋军历经数次血战,生擒前秦将领郭敬,击退淮南王苻生,顺利进入关中。

前秦皇帝苻健命苻苌、苻雄、苻菁等将领率五万军队屯兵峣柳(今陕西商县西北),以阻挡晋军。

同年四月,桓温转战至灞(今陕西西安东)。

苻苌等部秦军退守长安城南,苻健自领羸兵六千固守内城,附近郡县更是纷纷来降。

桓温抚喻百姓,使其安居复业。

关中百姓牵牛担酒沿路迎接,许多老人更是疼哭失声道:“没想过今天还能再次见到官军!”?

桓温进入关中时,正值麦收时节,他就打算就地收麦,以解决军粮问题,于是屯兵不前。

苻健闻听晋军收粮,猜到恒温军中粮草不足,遂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使得晋军粮秣不继。

六月,桓温被迫撤返江陵,并将关中三千多户百姓一同迁走。

秦军随后趁势追击,晋军大败,伤亡甚众。

桓温北伐期间,隐居关中的王猛曾前来拜见,并大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深得桓温的赏识。

桓温撤退时邀请王猛一同南下,并任命他为高官督护。

但王猛却不肯跟随,留在了北方。

永和十二年(356年)二月,桓温数次表,请求朝廷移都洛阳,修复园陵,但都没有得到朝廷同意。

不久,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负责征讨事宜。

七月,桓温自江陵出兵再次北伐,并命督护高武据守鲁阳(今河南鲁山),辅国将军戴施屯驻河,进逼许昌、洛阳。

同时,他疏朝廷,请求徐、豫二州出兵淮、泗,进入黄河,以配合作战。

同年八月,桓温兵至伊水(在今洛阳城南)。

羌族首领姚襄正围困洛阳,闻桓温来攻,撤军而回,在伊水之北拒水而战。

桓温亲自披甲督战,命晋军结阵而进,终于大破姚襄,收复洛阳。

桓温他进入金墉城,拜谒先帝皇陵,并设置陵使修复皇陵。

不久,桓温班师南回,并将三千多家归降百姓南迁至长江、汉水一带。?

桓温返回荆州后,先后命部将剿平蛮贼文卢、妖贼李弘,将首级传送建康(今江苏南京)。

但与此同时,收复的司隶、豫州、青州、兖州等地再次失陷。

升平元年(357年)正月,晋穆帝已十五岁,褚太后下诏还政穆帝,说道:“昔日遭受不幸,皇帝尚在幼年,皇权微弱,虚居其位。百官卿士都遵前朝之例,劝我摄政。为了社稷之重,遵守先代成规,勉力听从众议,不敢固守己见。仰凭祖宗保佑,俯仗群臣护养,皇帝已成年加冠,礼制已成,德望已备,应当南面亲政,治理万国,今归还政事,一切遵照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