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君虽然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天子爪牙,但王鹏君本人并没有和崇祯见过面。
对皇宫和天子,王鹏君还是有些好奇之心的,但由于梦中世界的缘故,他对天子的敬畏远弱于这个时代的人。
杜勋一路上不断给王鹏君讲面见天子的规矩,但面见崇祯时,还是出了差错,王鹏君叩头时如同锤子一般砸了下去,虽然没有把地砖磕烂、但巨大的响声不仅把崇祯吓了一跳,也招来了不少带刀侍卫。
“爱卿平身。”崇祯见王鹏君完全是武夫的气派,对他的猜疑倒少了几分。
赵德业对这个女婿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他是故意在作怪,但毕竟是自己人,所以自然不会拆台。
“今日能得见天子,臣死而无憾,臣愿立即领兵去杀鞑子,以报圣上厚恩。”王鹏君一幅激动的情绪失控的模样,让崇祯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
“爱卿的奏折声称鞑子此次入关,有攻破京师的野心,卿可有证据?”这无疑是崇祯最担心的一点。
鞑子每次入关都想攻破京师,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劫掠、还是为了攻破京师——这两者还是有巨大区别的,如果主要目的是为了攻破京师,那么就说明后金会集结主力死咬京师;如果主要目的是为了劫掠,那么打京师就是顺带的行为,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
“陛下,上次鞑子入关,号称十万,实则不过三、四万人,这次鞑子入关号称二十万,实则有将近十五万余人。鞑子自己的男丁人口不过八万余口,此次入关对鞑子而言,可以说是举国皆兵。这些年九边和京师的军事力量虽然恢复了些,但依旧不如以前,鞑子举国皆兵入关,难道是为了劫掠?”王鹏君还是想争取一下的,所以夸大了后金联军的数量。
王鹏君的计划是先让锦衣卫入京,然后让关宁军放弃驰援蓟州,直接赶往天津的河西务。河西务紧靠运河,天津又有靠海的港口,驻军河西务不仅能从海上获得南直隶的援助,而且还能通过运河获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支持。
鞑子如果硬攻京师,屯兵天津的大军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驰援京师。
洪承畴、卢象升等内地的勤王军正在赶往京师的路上,只要京师能撑到内地的援军赶至,鞑子攻破京师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你如何得知后金大军的具体数量。”温体仁开口问道。
“臣往辽东派了一些探子。”王鹏君朝崇祯的方向跪下去后,掏出一封奏折——上面有关于后金大军数量的情报。
“鞑子有多少男丁?”崇祯看完奏折里的详细数据后,看向殿下诸臣。
朝廷压根就没人去搜集这方面的情报,所以自然无人能回答。
“此次入关的鞑子有多少人。”崇祯看向兵部尚书张凤翼。
“二十万人左右。”兵部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情报网络,都是下面说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王鹏君瞬间无语,原本他还担心自己报十五万会被拆穿,结果倒好,后金声称多少人,朝廷竟然就认为有多少人。
崇祯把奏折递给温体仁,温体仁看完后说道:“陛下,即便这上面的数据是真的,也不能证明这一次鞑子入关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一定要攻陷京师。”
“陛下,蓟辽的大军已经赶至蓟州,这一次必定可以把鞑子的大军堵在蓟州。”把后金大军堵在蓟州,是张凤翼提出来的计划。
在朝廷看来,蓟州和通州有十万大军,刘策从蓟辽征召的援军将近二十来万,洪承畴和卢象升的勤王军也有十来万,在加上其它地方的勤王军,所以把鞑子堵在蓟州的计划是可行的,而且京师也有十几万大军,即便有什么万一,也不会被人端了老窝。
崇祯和内阁都知道明军的数据是有水分的,但在他们看来、最少也有七成的数据是真实的,而且还可以临时征召壮丁参军,所以即便有些水分也不怕!
崇祯显然低估了文武百官的胆量——这几年朝廷虽然下拨了不少银子重建军队,但实际却收效甚微!
若不考虑吃空饷的原因,张凤翼的计划还是有几分可行性的。但大明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不吃空饷,从王鹏君所获取的情报来看,蓟州和通州能战的军队不足三万、且大多都是新兵——吃空饷的事牵连太大,王鹏君也不敢随便爆料,而且即便爆料,崇祯也未必会信。
三屯营和遵化也号称有重兵防守,但在鞑子的围攻下、未战自溃,结果却被某些人说成了主动撤退。
这些年朝廷在三屯营、遵化、蓟州、通州一线投入了数百万两白银组建防线,若是被崇祯知道这条防线是纸糊的,不知道要砍多少脑袋。
京营兵战力差,野战自然不行,但守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后,崇祯多次下旨整顿京营,在崇祯和文官集团看来,多少应该还是有些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