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春秋法理(1 / 2)襄公二十三年首页

“首先排除第三项,这些天我和闵沃接触过,他对齐国并不感冒,不会主动投齐国。”

“第一项我认为也不可能,闵沃骤然上位,不可能眼睁睁的放弃三分之二的领地。”

“只有第二项向季武子靠拢有些可能,可是,父亲您就眼睁睁的看着闵沃倒向三桓?”

公子野提出三种可能性,又自己否定了两条,条理清晰让鲁侯午直点头:

“说的很好,可你到现在一直有一个问题——把三桓当做了生死大敌!”

公子野的无所谓让鲁侯午觉得该好好教育一下儿子:

“你觉得三桓掌控了闵沃,能用他去攻打曲阜吗?”

“不能。”

最了解的除了敌人就是朋友,公子野的基本政治素养还是有的。

封邦建国的西周到春秋这一段时间的政治理念和后世的大一统是完全不一样:

春秋初期,国君的直属也不过1乘(《礼记王制》)私田不过半乘,大夫们没有直属,私田就更少的多了,也就控制1乘。

整个诸侯国与其说是一个行政单位不如说是一个征服军事单位,诸侯和大夫只是高中层指挥官,有一定特权,但是不多,更多的是公用的。

春秋中晚期,卿们的直属就很多了,估计国君的直属也不过5乘

《国语·晋语八》(约公元前550年)“大国之(下)卿(军长,125乘),(俸禄)一旅之田(5乘)。上大夫(师长,25乘),(俸禄)一卒之田(1乘)。”韦昭注:“上大夫一命,百人为卒,为田百(周)顷[井]。”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25乘),受县(125乘),下大夫(5乘),受郡(都,25乘),(下)士(25人),田十万(酂,1乘,100人)……”官升一级。田十万就是田十万亩,也就是100井。

西周的诸侯国只是上下级关系,而没有人身依附性质。

这种情况到了东周建立之后就不一样了,诸侯背叛了自己的最高首脑周幽王之后,所有的诸侯发现旧有的一套指挥法统没有了。

以前我是周天子派来指挥军队(卿、大夫、士)的指挥官,大伙听我话是周天子背书,让诸侯世袭是天高皇帝远,周天子管控不到,但就是这样我每隔几年还得去找上司周天子汇报工作,继承人继位之后要经过周天子的面试,周天子觉得这个继承人你不过关就能换掉。

现在就不一样了,把周天子拉下神坛之后,诸侯们不可避免的感受到自己下面的卿大夫们看自己的眼光不一样了。

开始的时候春秋早期,大伙还是习惯了听诸侯的话。

可后来大家都回过味来了,你和我都是姬周贵族,上下级的关系谁也不比谁低贱,我凭什么听你的?

论私人领土?那大夫们就自己招兵买马。

论权威?那我就威逼利诱跌下神坛的周天子。

卿大夫们跃跃欲试想学习诸侯拉天子下马的过程,诸侯也不是傻子,在周天子背书的体系失效后只能各自摸索自己的封建秩序。

其中最稳定的就是鲁国的血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