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枫不知道的是,才两日时间,他和孔志亮亲手炮制的《三字经》,就出现在长安城皇宫甘露殿李世民的案头。
李世民看着这本咋一看做工粗糙,但里面内容却十分精致的奇怪书本,有些吃惊道:“这书为何这么多空白,还有图画……这不是浪费纸张吗?”
孔颖达笑着解释道:“陛下,此经,乃是用来给孩童启蒙的,这句读是方便孩童理解文义,不至于出错,至于图画,只是单纯吸引孩童,还有那空白的地方,却是可以用来给研读的人写下自己的体会……”
孔颖达觉得陈枫说得有道理,于是就照搬过来。
“哦,还有这么多好处,倒是很有道理,这《三字经》,三字一句,却包罗了不少东西,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用作启蒙,再好不过,将心比心,若是朕是一个孩子,也会喜欢此书胜过其他启蒙书本……孔爱卿,你有心了,想必编撰此书,花费不少心血吧?朕可要好好赏赐你。”李世民哈哈一笑,心情大好地道。
孔颖达赶紧摇头,“陛下,此书,并非臣编撰,也不是国子监编撰。”
“哦?”
李世民一愣。
他将目光放到《三字经》的封面上。
鲁班七号?
李世民好奇问道:“鲁班七号,莫非,此人是鲁班的后人?”
孔颖达笑道:“启禀陛下,《三字经》乃是臣从咸阳陈家庄得到的。”
李世民脱口而出:“是陈枫?”
“啊……”
孔颖达明显一愣:“陛下也知道陈枫?没错,就是此前因陈枫翻车,陈枫马桶而风靡长安的那个陈大郎,此事,说来话长,要从臣的那个痴痴呆呆的儿子说起……总之,臣认为,这《三字经》是不可多得的启蒙之物,不但可以给孩童启蒙,还可以推而广之,让天下百姓都学,可让人明理,让粗鄙之人也懂得圣人的教诲,是以,臣恳请陛下下旨,将《三字经》推广到全天下,让各地官府都推行之。”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的目的是传播儒门的大道,让儒门大兴。
而是说此书可以启蒙,让有文化的人研读圣人的大道,让粗鄙之人懂得圣人的教诲。
李世民点点头,却又问道:“孔师,你以为,那些粗鄙之人,也能读懂此书?”
孔颖达笑道:“陛下,圣人说过,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说的是普通百姓不会懂得那些晦涩的大道理,但这《三字经》正好相反,其中饱含了圣人教诲,却又通俗易懂,实不相瞒,臣已经去过陈家庄,那陈大郎办了一个村学,名为陈家庄小学,招收学生都是庄户,寻常百姓和流民的孩子,可这些孩子在陈家庄小学里,对《三字经》甚是喜爱,由此看来,推广此书,大有可为……”
李世民当然知道,自打他登基以来,就一直在大兴教化,想要培养更多的读书人,以彰显自己的功绩,可多年来,成绩并不显着。
若是这《三字经》能推广到全天下,以后,七八岁孩童,田间地头的老农,都能随口背诵几句,岂不是功德一件,也算是兴教化的一项成就?
顿时,李世民就打定了主意。
他放下《三字经》,笑道:“鲁班七号,真乃奇人也……既是如此,朕就准了此事,国子监立刻组织人手,将《三字经》抄录,交给各州县的府衙,在各地速速推广……”
孔颖达却赶紧道:“陛下,若是让人抄录,只怕会增加朝廷的负担,而且速度也很慢……”
“哦?”
李世民好奇。
孔颖达解释道:“陛下,此书出自陈家庄,纸质如此只好,没有错字,而且文字清晰,在长安的书肆,最少要五贯钱,可臣听陈大郎说,这样一本书,他打算只卖五百文。”
“五百文?”李世民顿时就愣住了。
他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皇帝。
相反,对长安的物价,李世民门清。
这书如此之好,只卖五百文?
这也太低了吧?
只是市价的十之一成?
李世民忍不住好奇问道:“那陈枫是如何做到的?”
孔颖达有些尴尬地摇摇头:“这,老臣也不知。”
李世民哑然失笑,摆摆手:“那陈家庄,的确是个古怪之地,既是如此,就由国子监与陈枫交涉,由陈家庄为朝廷提供《三字经》,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至于价格,就五百文一本。”
既是有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成书时间更快的现成货,李世民当然不会放着不用,而让国子监去找人抄录。
孔颖达领命,急忙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