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奇才施耐庵 求收藏,(1 / 2)大明:重八开局一只碗首页

方可一举击败陈友谅。”

“可是,如果召回常遇春与李文忠,张士诚与残余元军必然趁机进行反扑,夺我东部、北部的领土,那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国公的担心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群雄争霸在于实力,丧失土地换来实力壮大,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如其不然,则实力尽而土地丧,再无争胜之本钱,不知国公认为是这样的吗?”

“听了先生的这番话,使我朱元璋茅塞顿开,我在这里再次感谢了。”朱元璋说着,就席朝刘伯温拱手作揖。

刘伯温慌忙还礼说:“国公相貌不凡,威武仁厚,且能礼贤下士,实是帝王风范,令伯温大开眼界。”

朱元璋见刘伯温说得真诚,不由得也感动了起来,他握着刘伯温的手说道:

“我朱元璋为人直率,相处久了你就会知道,有关军国的大事,

先生有什么想法时,还请随时赐教。”刘伯温点头称是。

这一夜,朱元璋就在刘伯温的馆里,与他彻夜长谈,直到天亮时方才离去。

刘伯温为人谦虚、心胸宽厚,在用人方面有着卓越的见解。

明朝建立之初,在选相的人选,刘伯温也有着他独到的看法,

从后来的事实也能够证明,他的见解是正确的,可惜这些看法却并没有被朱元璋完全接受。

在与陈友谅、张士诚交战的问题,朱元璋也都要听取刘伯温的意见,几乎是言听计从。

在打江山又怎样坐江山的问题,刘伯温通过《时务十八策》为朱元璋讲明:

谁能遵行褒善贬恶,赏罚适中,谁就是天下可定之人了。

刘伯温做了朱元璋的军师后,他向朱元璋推荐了奇才施耐庵。

朱元璋很重视,特派刘伯温前去召请。施耐庵听到这个消息后便躲避了起来,因为他厌恶官场的险恶。

施耐庵回到了苏州,继续他的创作。

施耐庵为了创作《水浒传》,呕心沥血,可以说,他是为《水浒传》而生,也是为《水浒传》而死。

1331年春,年已36岁的施耐庵京应试。天遂人愿,施耐庵中辛未榜进士。

发榜后,他在拜谢师友中结识了同榜得中的刘伯温。

从此以后,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十分投契。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钱塘担任县尹。

面对官场黑暗,施耐庵不想同流合污,所以只干了两年,他便愤然辞官归隐。

他从钱塘弃官回来后,便在苏州东南隅的施家桥开教授徒。

施耐庵有匡济天下救民之志,他便想用笔耕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

那是在1367年9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攻破了平江。

朱元璋再次派刘伯温带着御旨专程登门召请施耐庵。

刘伯温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施耐庵的新居。

这天,当刘伯温来到时,施耐庵忙出门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