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拿惯了锄头镰刀的手操起了笔杆,挥惯了铁锤板斧的手捧起了书本,扛惯了犁耙石头的肩膀背起了书包,背惯了语录口号的嘴巴读出来是“grning”,在田间地头机器马达旁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在牧场工厂宿舍茅屋里的夜灯下留下长长的背影。
姜家,老大姜承平肯定是要参加高考的,老二姜承安今年和老三姜承英、老四姜承雄都是高二,老五姜承辉今年高一,也就是说今年至少有老大要参加高考,老二、老三、老四高中快毕业了,参加高考问题也不大。
其实,这个时候最缺乏的东西是啥,当然是教科书了,而姜家有三个高二学生,至少有三套高中教材,就有人打主意,要找姜家借书。
搞得姜家父母哭笑不得,孩子正在上学呢,把书借出去了,还要不要上课了。
既然借不到教科书,就有人打主意,要到姜家和他们一起复习。
问题是是姜家的堂屋并不大,容纳不了多少人,大家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拒绝谁都不太好。
幸好,姜家的院子前面就是小学的教室,而姜家老六今年是毕业班,小学五年级。而姜家的孩子都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和学校的老师比较熟悉,所以,从学校借了一间教室。
由于姜家的孩子成绩好,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家的指导老师。于是高考补习班成立了。
“可惜不能收费,要不然咱可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老姜心里感叹道。
做老师首先这业务要精,最重要的还要勤恳,桃李满天下固然挺好,那要有当园丁的觉悟。
为了不误人子弟,姜家兄弟花了不少时间阅读各种版本的教材,找了能找得到的复习材料,认认真真地做起了教学笔记,这要比前世自己考大学考研做实验要来得辛苦,虽然如此,老姜还是乐此不疲。
“这要是这里边出了一个大人物,咱还可以沾沾光!”
老姜就是这样想的。
在别人看来老姜兄弟是乐于助人,可以称得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没人想到老姜的“居心叵测”。
老姜前世大学里有好几位老师,都是77至79届的大学生,他们每次谈起这三年的高考,都是兴致勃勃,聊得最多的是作文题目。
作为他们的“得意门生”,老姜也对这几年间的高考有所了解。
其实考题并不难,甚至在后人看来有些幼稚可笑,可就是这样还有不少人交了白卷。
因此老姜并不讲解深奥的问题,从初一课程开始讲起,讲解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这些基本知识点才是这些知青们最需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