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笑道:“那天到蛇王庙看戏,入眼就是满眼妖艳,差点晃瞎我的眼睛,这不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法子,苏州这里水陆运转的客商,丝绸定是最赚钱的了。”
董小宛抿嘴一笑,三女轮流看了杨川的服装设计图,用炭笔描了出来,有一些她们没见过的裙子、各种类型的旗袍,女人爱衣服首饰与胭脂水粉,她们怎能例外。
他的图纸画得极好,毕竟学过一段时间素描,古代绘画也有拿炭笔打草稿的习俗,所以她们不会觉得杨川的炭笔怪异,倒很称赞这人的鬼才、怪才。
时下正是“服妖”遍地,连读书人都穿大红裙子,“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设计新潮服装,又有什么可怕的?至于与这时代的审美观是否契合,杨川不多加考虑,他要的是新潮和柳如是她们的名人效应,以此圈钱。
至于旗袍是不是满清服装?这种事情,被商业思想充满脑海的杨川,更不会去想,旗袍究竟怎么来,现代都争论不休,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的晚明,北方京城的汉人都喜欢改造蒙元遗留的服饰,纯粹是民间服饰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些事情,都是没有民族意识夹在里边的。
陈圆圆先不是一口应下,“你这么急着开店,是缺钱么?捐一个武官,能要多少?”
不等杨川回答,金圣叹侃侃而谈道:“捐武官在景泰二年就开了个大口子,后来尽管有人反对,这个口子也是堵不上了,各地的武官能捐钱升职,民户也能。不过,民户捐钱或者纳粮,只是一个试百户。”
“但也足够了,有了试百户的名头,第一就不用年年上税,第二还能免除自己的一些帮丁。按理说这种好事,天下民户应该前仆后继地来纳粮,我大明也想以此缓解户部钱粮之危,但一般百姓,哪有那么多钱粮可捐?能捐的,也是一些中上的军官。”
“单是捐武官,七八百两跑不了,要指到实际地方上任,上司、手下、行程路费、举荐人、兵部武选司……没个几万两打点,想都别想……”
柳如是喟然长叹:“这哪里是当官?简直是送钱的……”
杨川与金圣叹对视一眼,相视而笑,陈圆圆还在犹豫不决,她可拿不定杨川会不会以武官发家,谁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呢?怕是他自己也不知道?
柳如是却慷慨应下:“这忙我得帮,不过我没那许多束缚,不用签什么字据。”
杨川看了她几秒:“钱当然要分给你的。”
董小宛磕着瓜子,娴静优雅地沉吟了一会儿,檀口轻启道:“我本来不喜欢热闹的,但此时是朋友之间,自然要帮,你最好赶出几回戏曲来。”
“戏曲当然有。”杨川肚子里面正有好几出黄梅戏,看看陈圆圆,道:“圆圆姑娘那边忙,倒不能强求你了。”
听说有戏曲,陈圆圆正想应下的,此时只好愕然一下,一言不发地点头了。
等她们散开离去,杨川与金圣叹碰杯:“这下店铺是咱们的了,明儿我找丝行的单福,买些布料来赶制,刊刻作坊也不落下,但只能推后,慢慢刊刻,过几日我就能把《射雕英雄传》写完……你知道苏州哪里有花匠吗?”
“你不会也想种花吧?那儿都有人了,山东的曹州牡丹就卖得好。”